会计工作个人心得总结(精选3篇)
会计工作个人心得总结 篇1
一年一度的会计决算工作就要到了,为了使各分公司会计人员真正搞好决算的结账工作与新建账的衔接与过度,特提出如下注意事项和要求:
1、善于发现问题。
会计其实就是掌管一大堆的乱麻,通俗说就是保管单位的“针线笸箩”,该往出取的货币等费用,应按照财经纪律及有关支出规定行事,对于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业务,就要运用法律及相关的会计知识予以鉴别,以便及时地发现解决问题,堵塞漏洞,减少损失。
2、监控齐动手。
年终对辅材、原材彻底盘点。“铁路__,各管一段”。每人经管的这一小环节抓好了,企业通盘的大环节才有保障和依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作为会计工作警示语妙极了。会计人员对于原始凭证的取得应与业务人员多联系和沟通,首先保证你取得的第一手票据真实合法,单位名称、税号等重要元素务必填写正确。年终对账,对银行帐、现金账、辅材账、原材料账都要核对清楚;对于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余额调节表调节平衡。
3、对年终决算工作高度重视。
结合企业年度方针目标及本部门的生产工作实际,该酝酿的酝酿,该倒算的倒算,对应上交总公司的占用应缴款项逐项核查清楚,按应计提上交的比例计算清楚,于年终足额清缴完毕。该算的收益算够,不愧对下面职工,不该计算的费用支出,也不要牵强,毕竟会计人员的账是要经得住反复多次地稽查的,让时间去验证,让历史去评说。各位,我们会计人员要清清白白做人,不要一查一个问题,都是经过我们一手操办的,这样对人对己,对企业及影响都不好。
4、仔细、细心、认真是对会计人员的最起码要求。
从原始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到账簿记录,报表的及时报送,都要做到数字书写规范,摘要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无刮擦涂改痕迹,让人有一种舒服感,一看就知道出自你内行的手笔,此之谓你这人上了会计这门道儿。
5、重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会计人员尤其要树立继续不断学习的思想,会计理论知识、会计业务技能我自己掌握运用得怎样?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我了解了多少?是否能适应生产工作的需要?差距还有哪些?
最后,让我们规范达标,夯实基础,向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更高层次迈进。
会计工作个人心得总结 篇2
一、总体情况
本年度为满足公司生产的需要,在进行产能最大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下,公司进行了两次大规模招聘和一次较小规模的招聘活动,分别为:
其一为1月。此次主要是生产部,直接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以及公司因生产需要的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的招聘活动。
其二为4月。此次主要是市场部,销售人员的招聘活动。
其三为7月。此次主要是生产部,直接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的招聘活动。
二、招聘形式
本年度公司采取的.招聘形式较为外部招聘,通过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人员招聘。选择人才代理:先达人才交流中心(收费)。通过人才交流中心,不会浪费太多的精力,时间花费成本小。在三天内就有足够多的人员供挑选,可以确保公司在一个月以内找到合适的人选,满足生产的需要。但通过人才交流中心,需要一定的招聘成本。
注:招聘成本的单位是元/人,招聘成本是指人均成本
三、具体分析
(一)应聘比率:应聘人数和各岗位拟招人数之比1月:直接生产工人(3级)应聘比率=138/69=2/1
直接生产工人(7级)应聘比率=33/11=3/1
辅助生产工人应聘比率=24/12=2/1
03人力资源管理1班,20xx—1—10
高级管理人员应聘比率=14/7=2/1
其他人员应聘率=24/12=2/1
4月:其他人员应聘率=54/18=3/1
中级管理人员应聘比率=38/19=2/1
初级管理人员应聘比率=70/35=2/1
销售主管应聘比率=6/3=2/1
销售业务员应聘比率=36/18=2/1
直接生产工人(2级)应聘比率=311/264
直接生产工人(3级)应聘比率=475/464
直接生产工人(4级)应聘比率=104/52=1/2
辅助生产工人应聘比率=70/57
分析:应聘比都大于1/1,可见招募效果良好,招聘信息发布效果良好。
(二)录用率:录用人数和应聘人数之比
1月:直接生产工人(3级)录用比率=69/138=1/2
直接生产工人(7级)录用比率=11/33=1/3
辅助生产工人录用比率=12/24=1/2
中级管理人员录用比率=13/26=1/2
高级管理人员录用比率=7/14=1/2
其他人员录用率=12/24=1/2
4月:其他人员录用率=18/54=1/3
中级管理人员录用比率=19/38=1/2
初级管理人员录用比率=35/70=1/2
销售主管录用比率=3/6=1/2
销售业务员录用比率=18/36=1/2
直接生产工人(2级)录用比率=264/311
直接生产工人(3级)录用比率=464/475
直接生产工人(4级)录用比率=52/104=1/2
辅助生产工人录用比率=57/70
分析:录用比都小于1,说明录用者的素质相对较高。
(三)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与计划招聘人数之比
1月:直接生产工人(3级)招聘完成比率=69/69=1/1
直接生产工人(7级)招聘完成比率=11/11=1/1
辅助生产工人招聘完成比率=12/12=1/1
中级管理人员招聘完成比率=13/13=1/1
高级管理人员招聘完成比率=7/7=1/1
其他人员招聘完成比=12/12=1/1
4月:其他人员招聘完成比=18/18=1/1
中级管理人员招聘完成比率=19/19=1/1
初级管理人员招聘完成比率=35/35=1/1
销售业务员招聘完成比率=18/18=1/1
直接生产工人(2级)招聘完成比率=264/264=1/1
直接生产工人(3级)招聘完成比率=464/464=1/1
直接生产工人(4级)招聘完成比率=52/52=1/1
辅助生产工人招聘完成比率=57/57=1/1
(四)费用控制:实际费用和预算费用之比
预算的招聘费用为1102110元,实际费用为1102110元,与预算金额相等,没有超过预算。
(五)用人部门配合
生产部的配合程度比较高,在拟订生产计划后,经总总经理批准后与人力资源部进行第一时间沟通,把需要的人员要求包括数量、质量、时间上的要求详细告知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在最短时间内最初计划。
四、总结
(一)招聘人员组成及分工
从招聘的结果来看,招聘工作完成得很好。但是,通过对招聘人员工作量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个招聘人员的工作量太大了;招聘人员也反映工作量很大。因此,在下一年招聘工作中,要增加招聘人员。增加的数量要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再确定。
(二)应聘人员同招聘标准(年龄、性别、学历、经验等)
公司所录用的人员,都满足任职资格的要求,员工在岗期间都能为公司创造价值,所录用的员工,有工作经验的新进员工比重大大增大,员工学历也比预计的高,所录用的员工素质整体(谢谢你访问好范文)水平较高,有利于公司储备高素质人才。
会计工作个人心得总结 篇3
作为**集团子公司的华品房产、华建策划、商业公司的财务,财务部应算是关键部门之一,对内不仅要求迅速熟悉集团财务制度,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而且还应适应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在这三个月里在领导的支持,在同仁的配合下我终于将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本人感觉自身综合工作能力相比以前又迈进了一步。回顾即将过去的三个月,在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本人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及集团行政部的要求,现将三个月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实习期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费用成本、客户往来方面的管理
规范了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管理,全面建立低值易耗品台帐,从易耗品的购买、领用全面跟踪,方便企业更全面的了解这些价值较低物资的分布情况,加强管理。
2. 在集团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了华品成本费用的管理,明确了成本费用的分类,重新整理了科目,为加强了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当期的成本。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规范商业公司财务帐套布局设置,根据商业公司特点,设置相应帐套,通过辅助帐中客户、仓库模块的核算使博科软件充分发挥出作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财务数据,满足未来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础工作
(1) 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
(2) 根据集团的指示,对华品公司会计电算化情况进行了备案,使财务工作符合财政部的需要,更加规范化,为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而努力。
(3) 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
三、财务核算与管理工作
(1) 按公司要求对商业公司包租的商业地产进行登记、分析,对各项收入监督、审核,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统一核算口径,日常工作中,及时沟通、密切联系并注意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些指导性的意见,与各分公司、集团财务管理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 正确计算各项税款及个人所得税,及时、足额地缴纳税款,积极配合税务部门新的税收申报要求,及时发现违背税务法规的问题并予以改正,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与指导。
(3)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加强财务部团队建设,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作为一个基层财务工作管理者,注意充分发挥财无部其他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工作积极性。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树立起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的部门新形象。
(4) 作为基层管理者,我充分认识到自己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执行者,是集团财务管理部对外的一个窗口。要想做好财务工作,除了熟悉业务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及业务,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新的工作岗位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本人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向财务精细化管理进军,精细化财务管理需要“确保营运资金流转顺畅”、“确保投资效益”、“优化财务管理手段”等,这样,就足以对公司的财务管理做精做细。要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部门的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成本归集。并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各个经营领域,通过行使财务监督职能,拓展财务管理与服务职能,实现财务管理“零”死角,挖掘财务活动的潜在价值。虽然,精细化财务管理是件极为复杂的事情,其实正所谓“天下难事始于易,天下大事始于细”。
【部门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会计主管季度总结(汇编32篇)01-20
企业会计人员个人总结(推荐28篇)01-20
工程部门年度总结范文(合集32篇)01-20
酒店客房年终工作总结【33篇】01-20
单位会计个人工作总结【精选24篇】01-20
项目工程管理年终总结(热门15篇)01-20
医院会计人员年度总结实用七篇01-20
会计年度考核个人总结热门12篇01-20
2023会计个人总结(精选25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