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的教学计划(精选3篇)
古筝的教学计划 篇1
一、古筝的简介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中国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古筝结构是由面板、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码”(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3、8弦筝为最多(分瑟·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撰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古筝教学属于器乐教学科目。古筝的学习要求演奏者在同一时间内做到眼到(视谱)、口到。(唱谱)、手到(演奏)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从而使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联想记忆反应能力得到延伸和发展,促进学习者智力的开发、情操的陶冶和古筝演奏能力的提高。
学习古筝课程主要传授古筝演奏基础知识,让同学们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技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的创造能力。丰富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三、教学层次、学制、学时
古筝教学分初级班、提高班、加强班三个层次。
初级班、提高班、提高班。
每学年两学期,每学期15个周,每周授课两次,每次1小时,共30学时左右(以实际上课课时为准)
四、教学任务与要求
1、初级班(第一学年)
(1)了解古筝的历史渊源,认识古筝各部位的名称,了解古筝的护理和系弦方法。
(2)认识古筝各部位的名称,准确掌握古筝的演奏姿势。
(3)学习古筝基本演奏技法,能够运用正确的手型,学习常用指法(抹指、托指、勾指、连抹、连托、连勾、刮奏、和音、揉弦),利用练习曲巩固掌握指法。
(4)学习课本中的练习曲。
2、内容
(1)简单介绍古筝的历史渊源,通过实物了解古筝各部位的名称与构造,了解古筝基本的护理常识。
(2)学习古筝的弹奏姿势,掌握正确手型。
(3)初步认识古筝(1根弦的音高、音位顺序、唱名以及分组认弦规律。
(4)学习古筝的基本演奏技法:抹指、托指、勾指、连抹、连托、连勾、刮奏,掌握技法符号。
(5)学习乐理知识:小节、拍子、拍号。准确视唱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了解每小节内各拍的强弱音顺序。
(6)分别学习和练习左右手弹奏,附以简单的练习曲。
(7)培养学员的古筝学习兴趣。
要求:
(1)在训练时,要求弹奏姿势放松,手型准确而放松,出弦方法到位。
(2)准确掌握D调21弦的音位排列顺序,在识谱弹奏过程中做到“眼睛走在手前面”。
(3)掌握各种音符不同时值不同组合方式的准确弹奏。
(4)由易到难,先练习单手,再练习双手配合。
(4)学习古筝演奏考级作品一级曲目:《北京的金山上》、《孟姜女》、《嘎达梅林》、《虞美人》、《关山月》、《小剪剪花》、《画眉跳架》、《小鸟朝凤》、《天下大同》、《小开手》、《自由花》、《穿花蜂》。
五、教材
教材在遵循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李萌老师编订的《古筝基础教程》和王中山老师编订的《全国古筝演奏作品集》。
古筝的教学计划 篇2
古筝教学目标:
古筝初级班:
1、让儿童通过古筝演奏接触与学习音乐。
2、通过古筝演奏得到关于手部机能的初步有序的训练。
古筝中级班:
1、通过演奏一些耳熟能详的古筝名曲来陶冶情操。
2、让学生能有自己理解的东西,用他的情感来演奏古筝乐曲。
古筝教学内容:
古筝初级班:
(一)学习与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
1、左右手四指各自的拨弦动作
2、左右手大食、大中、大食中、大食中无各手指的指法组合
3、和音、和弦的演奏方法
4、大指摇的`演奏方法
5、左手揉弦、按弦的演奏方法
(二)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
1、音高的识别
2、节拍、节奏的组合
3、音色的识别
4、音乐表现
古筝中级班:
(一)学习弹奏乐曲《雪山春晓》、《战台风》
(二)了解乐曲的风格和创作背景三、需要达到的程度:
古筝初级班:
从家长的意愿出发,学习内容要与古筝考级曲目相联,但是不能一味追求考级的东西,要弹好古筝,必须持之以恒,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暂设定第一年达到上海音乐学院一级到二级的考级曲目程度,这学期主要就是能通过学习,会弹奏简单的古筝乐曲。
古筝中级班:古筝中级班学员基本已都考完五级,但是有些学生的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所以要弹好五到七级的乐曲,必须先把基础打好,这学期会多练一些指法上的练习曲,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能熟练弹奏七级代表曲目《雪山春晓》和《战台风》。
古筝教材内容:
古筝初级班:
1、孙文妍等编写的<<幼儿古筝教程>>
2、上音考级曲目
3、少年儿童古筝教程
古筝中级班:
1、每日必弹古筝指法练习曲
2、《古筝考级曲目》(上)
古筝教学进度:
古筝初级班:
寒假前约十六节课
1、第一至第四次课程以熟悉古筝音位为主
2、第五至第八次课程以确立演奏手型为主
3、第九至第十二次课程以确立手腕摆动动作为主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课程巩固一至十二节课的内容通过十六次课程,使儿童初步掌握到古筝演奏的基本指法和自然和谐的手型,以及良好的用力方式。古筝中级班:
1、第一至第四次课程以弹奏典型的指法“勾托抹托”和“脱腕摇”
2、第五至第八次课程主要学习弹奏乐曲《雪山春晓》
3、第九至第十二次课程主要一欣赏为主,演奏为辅,学习乐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战台风》。
4、第十三至第十六次课程着重学习联系演奏《战台风》。
古筝的教学计划 篇3
一、学生分析:
此次担任5个班的品德教学任务,本年级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具体目标:
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惜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的理念。
2、遵循教材开放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会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
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五、教学安排:
(略)
【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有关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写作指导范文汇总(热门29篇)01-20
2025小学下学期德育工作计划推荐六篇01-20
六年级安全教学计划范文(汇总六篇)01-20
三年级教学工作计划模板(推荐33篇)01-20
高三化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写作指导范文【汇编28篇】01-20
幼儿园德育工作计划学期范文合集32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