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范文(3篇)

2025-04-08 17:12 教学工作计划

高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范文(精选3篇)

高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教学重点:1、理解机构效率,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理解机械效率。

教学准备: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一单元二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二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设计方案,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最好?

1、把沙子装入桶中,用动滑轮把沙子拉到楼上;

2、在地面与楼面之间搭上木板,将沙子装入袋子沿着木板推到楼上;

……

二、新课学习

1、有用功和总功

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用学具展示提沙子的过程,学生观察思考。想一想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

对沙子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把我们所需要的功称为有用功。

对提桶所做的功,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我们不需要但是不得不做的。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称为额外功。

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额外功:我们不需要但是不得不做的。

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我们把一共做的功叫做总功。

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假如用斜面推沙子,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各是多少?

有用功:250×6=1500J

总功:200×10=20__J

额外功:20__—1500=500J

2、机械效率

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

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用字母η表示。

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

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η=1500/20__=75%

观察计算结果,对“机械效率”,你能发现什么?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

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 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在斜面的长、高一定时,斜面越光滑,机械效率越大。

请同学们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桌面上的器材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回想实验的过程,影响实验的误差是什么?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板书设计

机械效率

1、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 额外功: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

2、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之比公式

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

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评估

高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范文 篇2

一、运动的描述质点运动的基本概念

1.质点;

2.时刻和时间间隔;

3.参考系;

4.路程和位移;

5.矢量和标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规律;

2、平均速度规律;

3、位移一时间规律;

4、速度一位移关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恒定值、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等分运动时间、等分位移。

3、自由落体运动。

四、 三种力及相互作用

1、力和重力。

2、弹力。

3、摩擦力。

五、力的合成

1.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合成步骤;

2、三角形定则;

3、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4、合成法求力。

六、动态平衡(极值三角形与相似三角形)

1、动态平衡问题:极值三角形可以解决动态平衡中力的大小变化和极值问题。相似三角形找到一个空间三角形始终与力的三角形相似,利用空间边长与对应力的比值相等的性质来求力的大小或变化。

2、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的特点、按力的效果分解力F的一般步骤

3、合成法与分解法在平衡中的应用

七、正交分解法

掌握正交分解法及其应用步骤

八、期中考试点睛

对重点知识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查漏补缺、拓展提高,为学生期中考试提供帮助。

九、牛顿运动定律一

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

3、惯性。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十、牛顿运动定律二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受力分析(一定要画受力图);正交分解;列方程:平衡的方向列平衡方程;不平衡的方向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

2、瞬时性。

3、矢量性。

高一年级物理教学计划范文 篇3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为大家整理了最新一年初二物理第二学期教学计划,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初二下学期物理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根据上学期的成绩分析情况判定了工作计划

一、目标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更新教学观念,钻研教材教法,扩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继续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主要学习电、磁场,带有一部分和电磁场有关的信息传递知识,共分九章,每章的导入提起了学生对本章的兴趣,每章的阅读指导突出了本章的重难点,本书在每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新教习理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

物理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有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结果不能按量的独立完成作业,很多学生对物理这门课程没有兴趣,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针对以上各科情况教师要认真制定措施,并督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

四、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就无法形成系统的物理知识结构,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信心,因此本学期开始狠下功夫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习物理兴趣,多做有趣的物理实验和多讲物理科学故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换教学语言,培养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加大备课力度。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才能应变复杂多变的新问题。

想法解决计算题丢分的问题。

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精选七年级语文教学计划【推荐28篇】01-20

下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教研计划推荐九篇01-20

2025年度小学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热门28篇】01-20

初三下学期英语教学工作计划汇编4篇01-20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推荐32篇01-20

实用的教学计划模板集合(合集四篇)01-20

2025五年级英语下册的教学计划(汇总30篇)01-20

小学社团教学计划范文合集11篇01-20

关于初中教学工作计划(汇编31篇)01-20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范文(通用32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