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心理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消费心理的心得体会 篇1
对大多数人来说,购物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我喜欢在购物车里塞满形形色色的商品,仿佛一场繁华的盛宴,又仿佛是烟火绽放,带着淡淡的硝烟弥漫期间。
网购在前些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如今已经是逐渐被大众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的一种购物选择,互联网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方式甚至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而学生群体和年轻上班族都是网络购物的主力军。
网络购物足不出户就能体会到逛街的乐趣,在短时间内看到好货,还可以购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非常快捷方便。学生群体经济收入有限,而年轻上班族工作忙、负担重,都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出门买东西。所以这两类人都很喜欢网购。
双十一是一次购物狂欢,在这个现代人工制造的节日来临之际,商家也会想办法吸引购物。其实有一些商品并不是真正那么便宜的,但是也有一些大概便宜了几十块钱,在这种有一部分商品打折的错觉下,人们就会购买更多的东西,而忘记了思考它们是不是真的便宜实惠。
不过,网上买的不见得是必不可少的物品,只是我们认为划算的商品罢了。如果认真仔细地对比,就会发现有些平时想买但却无奈囊中羞涩的物品没有真正减价,更有甚者在双十一期间还暗暗提价。
买到就是赚到?其实未必。双十一袭来,理性消费莫忘记。
消费心理的心得体会 篇2
这些年来,国家的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改善。过去我们讲到家里有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大彩电等各种家用电器,就显得很了不去。在如今看来这样的情况并不算什么稀奇的,这是很普通的事情。
现如今,一些同学在学校当中都谈论自己家里的电脑是什么品牌,配置如何,能够利用电脑玩什么游戏,并且还相互攀比如PSP、MP4、iphone等各式新奇数码产品。
犹豫一些同学家境宽裕,父母给了他们很多零用钱,他们平时就利用这些零用钱肆意挥霍。在我们班里就存在这样同学,父母每周给他们几百元钱,他们在学校买吃买喝还不算,还勾搭同学在校外餐馆就餐,据说一次花费都上百元。相反,一些家境贫寒的同学就没有这么挥霍。一位梁同学是班里的贫困生,他每个月只问家里要几十元零花钱,平均每天才1元多,可是他利用仅有的一点钱买文具用品,生活上非常节俭。
在跟梁同学交往交谈当中,我收到的启发很大。他教会了理性消费,在看到许多昂贵商品的时候,必须要先想明白这件商品对于自己是否有用,假如用处不大就不购买。
啊!勤俭节约是优良传统,理性消费,从我做起!
消费心理的心得体会 篇3
本学期选修课我选到了《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这门课程。经过本学期的《消费心理与购买行为》课程的学习,我对消费心理学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消费心理是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其研究的是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行为是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又包含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人的眼睛看到蓝色,皮肤就产生凉爽的感觉,见到橘黄色就产生温暖的感觉。一热带国家某快餐厅的墙壁原为浅蓝色,给人以凉爽宁静的感觉,顾客浅斟慢酌、流连忘返,影响了餐桌周转率。后来,店主把墙壁刷成橘红色,顾客进店后感到烦躁不安,吃完饭就立马离去,从此,餐桌周转率明显提高。这种利用颜色的经营之法就是利用了人的感觉。人的感觉具有关联性特征,即人的感觉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感觉可以引起另一种感觉的产生,就如上述事例所表达的,用视觉干扰来达到影响人心理的作用。
消费者的性格特征在消费行为心理特征中起着核心作用,消费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可以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性格在消费中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多种划分。从消费态度角度分,可分为节俭型、保守型和随意型;从购买行为方式角度分,可分为习惯型、慎重型、挑剔型和被动型;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可分为逊顺型、攻击型和孤立型。通过对消费者的性格分类,更便于我们了解性格和消费行为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现实购买或销售活动中,更好的做好消费策划,更好的迎合大众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个需要贯穿管理学、组织学以及消费心理学。这些需要包括对物质需要和对精神需要的满足。根据对消费者需要的了解,生产者可以及时的发现消费者的消费方向,抓主住消费契机,进而生产出顺应消费潮流的产品。 消费者的行为目标是在有限的预算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产生于人的欲望,完全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满足程度越大,效用大;满足程度低,效用小。而效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国外市场营销协会把消费者行为定义为:“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动态作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易只能的行为基础。”而国内把消费者行为的定义为:“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活动。消费者行为是复杂多变的,从消费者的购买到消费,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一般分为六个阶段,即认识阶段,知识阶段,评定阶段,信任阶段,行动阶段,体验阶段。
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行为过程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 对产品的认识过程。即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接受、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从心理学的 角度看,这个过程包括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知觉、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
(2) 对产品的情绪过程。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不都是理智的。要受到生 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的支配,从而形成对产品的情绪色彩。这种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就是消费者购买心理的情绪过程
(3) 对产品的意志过程。即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自觉的支配和调 节自己的行为,努力排除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既定购买目的的心理活动。
这三个过程相互依赖和促进,能够激起人们进行一定的消费活动。但是,在消费动机、兴趣、情绪和意志等方面,更多地包含着消费者本身需求的成分。 消费者行为的特点强调三层重要的含义:
(1) 消费者行为是动态的,即个体消费者、消费者群体和整个社会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在 不断的变化。消费者行为会受到特定时期、特定产品以及特点环境的影响
(2) 消费者行为包含了感知、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的互动作用。研究消费者行为必须 了解消费者的感知、认知、行为以及与感知、认知、行为相互影响的事件和环境因素,把这些因素孤立起来研究是片面的。想要更好的理解消费者行为,必须全面研究这些因素。
(3) 消费者行为包含了人类之间的交易。消费者
行为是交易职能的行为基础,这使消费者 行为的定义和市场营销的定义保持了一致性。
消费心理的心得体会 篇4
从呱呱坠地之是起,人们就开始了消费,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人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发生变化,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住房、健康、教育、休闲、交通、通信等支出的比重迅速上升。人们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目前,我们参与社会经济生活,除关注国家经济建设外,主要表现于日常的消费和理财。学会理财,是我们必备的生活技能。面对各种各样的消费品,我们要学会合理消费,还可以适当了解一些关于银行、债券、股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对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我发现许多中学生都存在盲目消费的现象。调查中的一位同学,消费的主要主面是坐车、吃饭上网、买生活用品、买学习用品、给同学送礼物。其中,买衣服、上网、送礼物所花费的钱占她的总开支比例最大,总计约为65%。听了这些,我们不禁大吃一惊。平时,有许多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到了用钱的关键时刻,却又没钱了。
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在消费前,我们可以先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环保的眼光选购商品。这样做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生活水平提高,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并不意味着不要节俭。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费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一本有益的书,一部精彩的电影,一次愉快的旅游……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快乐,使我们的生命更加精彩。
消费心理的心得体会 篇5
当今社会 ,钱很重要。但有钱了学会怎么去理性消费更重要。什么是理性消费?说白了,就是怎么花钱最合理。花钱合理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可不那么容易。
首先,要会省钱。省钱是最基本的,因为如果你不会省就算你有几千万,几亿的家财总有一天也会被你用光的。相反,你就有可能从一个毫不富裕的人变成一个有“钱”途的人。有人会说,那不可能。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俗话说“积少成多”即使量很少,但是在一天天时间的积累下收获也是可观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你一天省两元钱,那么一年就是700多元,十年就是7000多元。这个数字够惊人了吧,现在你还认为省钱不重要吗?
其次,要会分配。比如说现在给你十元钱,你会干什么?这就要看你是怎么分配的了。一旦分配不好,那到最后就会生出许多问题。举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果你现在少一本笔记本,一支铅笔,一支钢笔,一块橡皮。可是十元不够买所有的东西,你该怎么卖呢?买一本笔记本和一块橡皮,还是买一支钢笔和铅笔呢?等等组合。那就要根据你的现状去合理的消费。比如说买铅笔那就必须买橡皮,这两样缺一不可。买钢笔了铅笔如果暂时可以不买的就缓缓,反之,也可以。最后,当然买的地点也是有讲究的,俗话说“货比三家不吃亏”吗,说的就是这其中的道理。人人都知道其实就是砍价,有人说砍价太丢脸显得自己没有身份,甚至美其名曰“不尊重劳动者”但我要说,“不”你
这不叫消费而应叫浪费。理性消费就应该砍价,就应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钱用在最该用的地方。
作为一名中学生实现了以上三点目标,我相信大家都会成为一个理性消费的社会公民。
【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中医药专业实习心得体会【精选33篇】01-20
酒店后勤员工作心得体会【合集4篇】01-20
有关教育孩子心得体会【推荐28篇】01-20
美术教材培训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2篇】01-20
最新学校老师实习心得体会范文26篇01-20
初中生军训心得体会200字汇总29篇01-20
2025军训的心得文章【14篇】01-20
小学三年级读书心得体会感悟【热门29篇】01-20
黄河颂读书收获推荐31篇01-20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心得体会(精选30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