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读后感400字作文【通用四篇】

2025-08-03 10:07 读后感

醉翁亭记读后感400字作文(通用4篇)

醉翁亭记读后感400字作文 篇1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向以来人们称赞它风格欢快、意境优雅。前人大多评论该文连用21个“也”字,构成了一唱三叹的风韵。其实,细读全文不难发现,这篇四百余字的山水游记,除连用21个“也”字之外,还有10处之多连用“乐”字。

一、乐观进取的处世态度,奠基了太守“乐”在其中的思想根源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到滁州以后写的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当时,作者也和白居易一样,“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此,在到任的路上,他写道:“阳城淀里新来雁,趁伴南飞逐越船,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诗中流露出遭贬后忧不成眠的情绪。

然而,难能可贵的是,欧阳修并没有在政治失意中沉下去。他由于出身贫困,努力仕进,以前几起几落的磨难,成就了他的自强不息、乐观上进的处世态度。所以任职滁州期间,作者的情绪是开朗的,“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所以,作者把个人的烦恼扔在一边,“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觉得“四时之景无不可爱”(《丰乐亭记》)。故而欧阳修在《送张生》中高吟:“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离开滁州三年以后,欧阳修还深情地怀念那段被贬生涯,“吾尝思醉翁,醉翁名自我”,“吾尝思丰乐,魂梦不在身”(《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相归滁州》)。这种怀念当年,以苦为乐的处世心态十分罕见。由此观之,《醉翁事记》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这与欧阳修的经历和乐观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奠基了欧阳修创作《醉翁亭记》的思想根源。

醉翁亭记读后感400字作文 篇2

《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这篇散文饶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

优美的意境。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就应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悦目而致赏心。

《醉翁亭记》开头这一段描述,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景色优美的环境里,产生了愉悦的感受。另一段景物描述,也是如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幕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那里写到了清晨飘散开来的淡雾,傍晚聚扰来的烟云,春季发出幽香的野花,夏季苍翠的绿树,秋季洁白的霜色,冬季露出水面的石头。一切都那么恬静简朴,淡雅自然。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作,作为我个人十分喜爱这篇名作,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神面貌十分乐观。写作时背景是欧阳修由于参加范仲淹的改革,后失败,欧阳修被株连被贬,此问就是被贬滁州时作者创作的。

醉翁亭记读后感400字作文 篇3

若把欧阳修的思想融入到《醉翁亭记》中,大概有另一般风味。大家都在说欧阳修传承了范仲淹的高尚思想,把“后天下之乐而乐”贯穿一直。我也颇有感触,在如此美好的山水风景下,如此热情欢腾的气氛里,欧阳修竟首先感到的是苍生之乐,其次才是本人寄情于山水的乐趣。其实有段时间不大白他的乐究竟如何?但这些天不竭领略文章,不竭在手中潇洒挥舞着“乐”字,才一点一滴地看到欧阳修的笑,为苍生之乐而乐。已经以为官吏决不会领会苍生真正的幸福,但从《醉翁亭记》里,看出一位封建王朝官吏超前的政治认识。从欧阳修个人来讲,他总是坚持着本人的抱负,永久地含笑面对人生曲折。欧阳修的文字告诉我,或忧或喜,只在选择。面对如此美好的生活,能实现本人的一丝丝抱负,为何不选择喜呢?

欧阳修,一个我极为欣赏的人。虽然我不是什么名家,大概没有资历去评论古时伟大的文学家,但还是不住地喜爱他,爱他的文,爱他的人。

漂亮的意境。好的散文应为诗,要创造漂亮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湿着作者客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良的散文该当有风光绮丽的图画美,给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以顺眼而致赏心。

醉翁亭记读后感400字作文 篇4

大散文家欧阳修同范仲淹一样,在北宋时主张改革;也同范仲淹一样,被保守派排挤出朝廷,远赴安徽滁州为官。但与范仲淹不同的是,欧阳修似乎远比范仲淹洒脱:既然满腔的报国热忱无人欣赏,那就自得其乐好了―毕竟人生处处是风景,在众人皆醉(实际上是佯醉)的状况下,何必与污秽一争高下呢!所以,在滁州,欧阳修精心经营着自己的文字天地。布局谋篇、遣词用句,无处不显示出作者的苦心。

宋朝的大理学家朱熹曾在自己的《朱子语类》中说,欧阳修的文章,多是历经多次修改而成的;而之后真的有人得到了《醉翁亭记》的原稿,发现仅文章的开头就改得一塌糊涂。围绕“滁州四周皆山”这一资料,欧阳修开始竟用了几十句!改来改去,直到定稿的时候,才决定用“环滁皆山也”这五个字。

在这样的苦心经营下,《醉翁亭记》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当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但是,我在那里想说的,却并不是欧阳修是怎样的认真,而是说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相对于他的政治生涯而言甚显“屑小”的事业―做文章上的心态。

虽说“文章千古事”,但对于欧阳修来说,在政坛上叱咤风云,于国于民有所作为,当是他最大的理想和追求。但是,当这种追求不合于世时,欧阳修也总有排遣的法子。他不消沉―《醉翁亭记》中的“乐”就足以证明;他也不昂扬―时势不利,空有报国心,难得施展处。那么,好吧,自得其乐,经营自己的另一方天地吧。

【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小猪唏哩呼噜》有感作文(推荐24篇)01-20

《国画》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01-20

2025红楼梦读后感【汇编28篇】01-20

一枚金币的读后感(汇编5篇)01-20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500字(实用27篇)01-20

恰同学少年读后感范文800字热门四篇01-20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读后感1000字作文汇编5篇01-20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500字作文推荐五篇01-20

关于《曾国藩家书》读后感范文(合集28篇)01-20

2025年《傲慢与偏见》读后感800字(推荐17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