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范文(精选3篇)
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篇1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细胞,维护粮食安全,离不开每个家庭的广泛参与。我的家庭在勤俭节约方面主要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注重科学理财、合理消费。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因此,我认为“光盘”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是一种厉行节约、倡导珍惜的生活态度。
今后,我将用实际行动引领更多身边人和家庭增强勤俭节约意识,杜绝餐饮浪费行为,珍惜、敬畏每粒粮食,尊重人民劳动成果,切实培养节约习惯,争做节约型的带头人、领路人,不断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氛围。
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篇2
年少时,我们从朗朗的读书声中,学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懂得了每粒粮食的来之不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将毕生心血付诸研究杂交水稻事业,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奉献一生,我们应当更加珍惜每粒粮食。
生活中我处处倡导爱粮节粮,从一日三餐做起,秉持“宁可少吃一口饭,也不浪费一粒粮”的原则,带动家人、孩子养成好习惯,日常点滴中也经常引导身边人,不剩饭、不残留,爱粮节粮。立足工作实际,我将积极开展“爱粮兴粮节粮”活动,通过加大宣传、发掘事迹、选树典型等,引导乡村干部、妇女群众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爱粮兴粮节粮”中发挥作用。
爱粮节粮家庭事迹材料范文 篇3
这个看起来质朴憨厚的农村大姐让人格外佩服。她是“本翠大米”的创始人,是远近闻名的“李子姐”,是“泥鳅大户”的养殖人,她更是凭借一己之力带动100余户贫困家庭创业致富的领路人。
范本翠所在镇巴县黎坝镇关门村位于平均海拔在900米的秦巴山区,土地贫瘠,群山环抱,村民外出务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脱贫致富也是村民一直以来的期望。今年48岁的范大姐,是黎坝镇家喻户晓的女汉子,曾经也是在外务工的“漂流一族”,但她有自己的理想,挣到了钱以后,她毅然决然的回到了老家,想靠自己的努力干一番事业。
随着家乡的发展和政府对农村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范本翠看到了机遇,她将自己在外面学到的知识迅速运用到实际中来,组织乡邻乡亲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把大家有限的资金整合出来,加上当地政府的鼓励支持,她承包山头开始了养鸡,养羊等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20__年是范本翠开始打拼的第一年,可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养殖路上并不顺利,年底收益亏损近10万,对于刚刚创业的她来说,这不是一笔小数字,但好在还有家人的支持,她很快重振旗鼓。
“亏了就亏了吧,大不了从头再来,也不能让这些跟我一起创业的乡亲们失去了工作。”这是她拍着胸脯给大家的承诺。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的刻苦专研,勤恳好学,终于让梦想开花,达到了年出栏数百头山羊的效果。
到了20__年,由于气候、食材等各种因素,导致山羊产量急剧下滑,受损严重,以至于无法支撑企业运转。迫于无奈,范本翠只好另谋出路,她深知自己是吃了文化的亏,缺少专业养殖技术。打定主意,她再次走出大山,开始四处寻求学习知识充电,她去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参加了专业学习班,学习各种养殖技术,走科学环保的发展之路。有了农业科学知识后,又有当地政府的扶持,她回到家乡就成立了自己的"镇巴县钰丰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再次寻求适合自己的养殖项目,在西北农科院的大力支持下,她开始养泥鳅和蚯蚓,真正走出了自己环保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之路。
目前,范本翠流转土地500亩种植有机稻米,年产水稻50万斤,大米25万斤。她还高于市场价收购周边村庄农户所种稻谷,使农户每亩增收1000元。蚯蚓养稻田,稻田种稻谷,“本翠大米”也因此走进了大家的餐桌,走出了陕西省。就这还远远不够,她为了帮助村民增收,在山上承包了200多亩荒地,引进大家都喜欢吃的车厘子和李子,天寒地冻有她的身影,烈日酷暑有她的脚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时时刻刻不忘乡亲,不忘初心,500余名农户在她的带领下,日子越过越好。
【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消防站安保先锋事迹材料【精选5篇】01-20
二星章集体事迹材料范文(汇总28篇)01-20
德育先进工作者的事迹材料通用八篇01-20
党支部先进事迹汇报合集七篇01-20
学生资助工作主要优秀事迹材料范文推荐7篇01-20
企业员工事迹材料范文【实用31篇】01-20
初中生主要事迹(7篇)01-20
清廉家庭事迹材料范文300字汇总19篇01-20
语文教师先进事迹材料实用32篇01-20